点击阅读全文

独占医妻

精选一篇独占医妻,夏希季宸衍,古代言情小说《独占医妻》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夏希,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榧月,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独占医妻目前已写1020784字,小说最新章节第五百零七章 番外二,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一、作品简介

《独占医妻》小说是网络作者榧月的倾心力作,主角是夏希。主要讲述了:“嗯”季宸衍一贯清冷的语调应道,面色淡然,不见丝毫情绪波动,令一众看热闹的人有些失落,他递过一个荷包,道:“新婚快乐”“谢谢大哥”胡氏柔声道谢君元珞嗤了一声,看向季宸衍旁边那名枯瘦的女子,嘴角勾起抹恶意的笑,故意拉长音调,“这位是……大嫂吧!韵儿你可够有面子的,我这大嫂结婚那天都是被人拖着拜了堂,可是从没露过面,今儿个居然下床来了”众吃瓜群众精神一震,纷纷朝这望了过来君士钊正喝着茶,听...

二、书友评论

看完了,觉得写作风格还不错,虽然是言情小说,后院的肮脏龌蹉都有显示。言语简洁,逻辑层次合理,觉得很值得做一看。

女主的病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好,没有信心看下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女主称呼弟媳妇叫妹妹,老变扭,在古代是不能乱称呼了呀还有韩越一个外男居然可以跟女主待在她的闺房内,这男主这府里的人都🦐啦,男主真是心大

三、章节推荐

第一百零九章 常家人

第一百一十章 吃喜酒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吃喜酒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夫人们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见面(1)

四、作品阅读


俩丫头一听,吓得噗通跪在了地上:“少夫人,奴婢们再也不敢了。”

“起来吧。”

夏希也不想用身份压人,以为自己主子身份有多了不起。只是如今在君府,很多事情不得不小心提防。就怕俩丫头好心办坏事,被人揪住了把柄,到时候她作为盛府大将军的嫡女,怎么样也有条活路,可是丫鬟命如草芥,只怕到时候她想保住她们,都没有办法。

绿瑶和绿池对望一眼,才缓缓的起了身,恭敬立在一旁。

她们从小跟在少夫人身边,从没见少夫人用这般严厉的语气说话,在她们印象里,少夫人还一直是病弱瘦小,需要她们来保护的小女孩。只是如今看来,虎父无犬女,少夫人身体慢慢康复,整个人的气场也不一样了。

她们又是高兴又有些失落。

夏希看着这俩丫头,板着的脸也装不下去,好笑的叹气道:“你们这是什么表情,跟小学生被老师责骂了一般。”

“啊?”绿池本还在伤心,一听满脸问号。

“少夫人是说我们像被夫子责骂了的学生。”绿瑶苦哈哈的解释,“叫你当年不好好跟着读,夫子一上课不是借口偷跑去厨房,就是睡觉。”

“你们两个有读过书?”夏希好奇问道。古代官宦人家的女子都不一定能读书,何况两个丫鬟。

绿瑶、绿池同时一愣。

“怎么了?”夏希感觉自己好像说错话。

“少夫人您……不记得在府里跟着夫子读书的事了?”

夏希心里一紧,脸上露出尴尬的笑:“瞧我这记性,身子是慢慢好起来了,以前的事情却越来越模糊了,我要是哪天不记得什么,忘记了谁,你们可记得提醒我。”

“少夫人,您不记得没关系,有奴婢们在。只要你健健康康的,其他的不记得,奴婢们替您记得。”两丫鬟说着,居然泪眼汪汪起来。

夏希更加尴尬,竟然把两小丫头惹哭了。

“你们先跟我说说,跟夫子学知识的故事,我好想听,指不定还能记起一些事来呢!”夏希赶紧转移话题。

“嗯,好,那让奴婢来讲给您听。”绿瑶平复了下心绪,赶紧道。

大新王朝自圣祖皇帝起,民风开放,女性中不乏有名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甚至国子监还特意为官宦之家创办了女子学院,名为碧川书院。

能进碧川书院学习的女子,在以后的婚嫁上便会比一般官家之女高上一等,甚至德才兼备、人人称颂的才女还有机会破格进宫为妃。可以想见,那些官宦人家争先恐后想将府中女儿送进碧川书院的盛况。

可惜,夏希从小身体不好,根本不可能去碧川学院学习。

盛夫人心疼女儿,那时候专门重金聘请了有名的女夫子入府教学。因为府里少主子只有夏希一人,又因她身体虚弱必须随人伺候,所以连带的绿瑶、绿池俩丫头也跟着一起上课。

绿池是风风火火的性格,让她安静得坐在凳子上半天简直是要她的命,所以总是找着机会就往外面逃,比如去拿个东西啊,端点点心来啊,这些都是她最愿意做的。

绿瑶却是个静得下心学习的,那时跟着女夫子学了些知识,整个气质也有些书卷味,如果不是那年冬天夏希得了风寒,浑浑噩噩差点死掉,盛大将军心疼至极,二话不说辞退了女夫子,再也不让夏希有丝毫的伤神劳累,指不定绿瑶丫头能学有所成,到时也能教书育人。

听到这,夏希不免也替她可惜,微抬头温和的看着绿瑶道:“等下次有机会了,我再去请个夫子来教你。”

到时在田庄,可以组建个学堂也不错。夏希想着对未来更加期待。

“奴婢谢过少夫人。”绿瑶赶紧福身行礼,眼眶微微有些红。

夏希先示意两丫头把碗筷收拾了,自己慢慢踱步到窗前坐下。

小说《独占医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