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西园旧梦》,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爷爷的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个都是读完初中就没有继续学业了,剩下一个小叔是读到大专,学了医。不过回来其中两个儿子从了商,两个儿子进了厂上了班,这一上就是二十多年。先讲讲我家,我的父亲,儿子里的大哥。我不知道该写写父亲什么,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关于他的故事...

西园旧梦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我有一个姑妈,和三个叔叔,加上我的父亲,他们姊妹有五个。爷爷是个商人,家里做些生意,就是木门木窗的,还有棺材。现在我家在镇上砌了一栋房子,在离爷爷家不远的地方,在他家四楼可以看见我家的楼顶。我家的一楼是空荡荡的堂屋,里面整整齐齐摆放了好几个棺材,房子的侧边有有个木匠房,那是给木匠工作用的,里面堆满了许多木材和刚成型的棺材。记得高中时候我带高中同学回家,她一进门是被吓了一跳的,因为她看见满堂屋的黑漆漆的棺材。她问我害不害怕,我不怎么知道怎么解释这个事情,我是个无神论者,这是其一,其二,这个棺材我看着它是如何从竖着的变成横着的过程,如何从木原色上漆成黑色的,我都知道。所以我不害怕。

爷爷的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个都是读完初中就没有继续学业了,剩下一个小叔是读到大专,学了医。不过回来其中两个儿子从了商,两个儿子进了厂上了班,这一上就是二十多年。先讲讲我家,我的父亲,儿子里的大哥。我不知道该写写父亲什么,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关于他的故事。是从他怎么请媒人说的我母亲,还是从他打算接我去温州读书的前一年冬天说起。我突然间,觉得关于父亲,关于我的父亲,想写的可多,能写下的却又很少。估计全世界的父亲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善言辞。

还是先讲讲他是怎么样请媒人说我母亲的吧。母亲家就是同村不同组的,对,就是大舅家,大舅家就是母亲家!所以他们在孩童时期就已经认识了,去读书时候也会在路上遇见。这是母亲给我回忆的,因为对于父母的爱情,孩子们总是会好奇。说是爱情,也不太准确,因为那个年代,尤其在贵州,在我们那个山里,我们那个村里,是很少有爱情这一说的吧。说是听说母亲还没有许人家,年龄也到了,其实母亲那时候才19岁。就叫了村里跟我家有点亲戚关系的男人去讲,没错,这个媒人是个男人。跟我家是同姓,只不过命不怎么好,因为家里穷,娶了个脑子不好的老婆,就是他们说的有点傻傻的,生了三个孩子,跟他们的母亲是一样的病,虽说是一样的病,但也不太像。那时候我在乡下住的那几年,他们也在的,我虽然没见过他们的母亲,但是感觉这这些哥哥姐姐也不是那么严重的“傻”。他们只是讲话时候有点大舌头,不懂的收拾打扮,爱干净。那时候我们姊妹几个只有在哥哥的“带领”下才会去他家转一圈。前年表叔结婚时,他们也来了,穿着打扮已经与我孩童时期记忆中的不一样了。穿得是那样干干净净,头发也不像从前那样打结。母亲问到他如今多少岁时,他说出38的时候我呆了一下。记忆中几乎觉得我们是同龄人,怎么会差了那么多。唯一不变还是那样热情。在乡下时候,他们会经常到我家门口来玩,大人们会开他们的玩笑,问他们还能不能记得住他们母亲的模样,万一有一天他们的父亲给他们找了一个新妈,问他们干不干。我是孩子,只是个孩子,我站挨着大人,看着他们三个局促的样子,想答却答不出来,脸憋红的样子。现在想想,却是心疼得不行。别看他家里一贫如洗,甚至还有股异味,但是他们的心,他们的那块心田,却是干净得很。我记得他们家总是会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吃食,或者会赶在全村人之前做上那个季节全时兴的吃食。经常,经常,他们会拿上来分给我们吃,告诉我们这是他家新做的。奶奶自然是不肯吃的,偶尔母亲和二婶三婶会接来吃,我们小孩自然是不会嫌弃。也没有可嫌弃的,那个玉米粑粑是那样白净,新出来的玉米叶包裹着玉米糊糊蒸出来的玉米粑粑,是那样香。如今每逢赶集时候,每逢新玉米出世时,满大街都会有卖,可是味道总是要差些。

母亲很喜欢他们,三婶二婶也很喜欢他们,那时候小叔叔还没有结婚,所以没有小婶婶。有时候家里做了菜还会分点端下去给他们家。他们虽然不同于正常人那样的智力,可是为人处世却超出了很多正常人。每每到我家来时,他们不会找凳子坐下来,大人给他们递里椅子也不坐,实在邀请得凶了,他们才会局促地坐下来,小心翼翼地坐在凳子边边。但是大多时候,他们喜欢靠着门站着,和大人们聊着天,聊着一些他们几乎理解几乎不理解的天。他们讲话不太清楚,就是有点大舌头,但是母亲和两个婶婶总是可以领会他们的意思。有时候远远的,就会听见他们三个叫着我的母亲和两个婶婶。他们的发音不那么清楚,但是母亲和两个婶婶总是会笑眯眯地应着。我只是想起大的那个哥哥叫万春,其他两个的名字实在想不起来了。如果有机会,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问问,我一定好好问问。他说他们三个中那个妹妹后来许了人家,怀了孩子,到生的时候竟然也不知道要生了,在路边肚子疼就把孩子给生下来了。所幸的大人孩子都健健康康的,想来胆子也是大。在我离开老家不久去温州读书后不久他们也搬走了,去他们的老家黔西找点事情干。如今在老家,看不到他家那两间小平房了。前年他们回来吃酒席时将那块地基卖给了同村有个人家,卖给了奶奶姐姐的儿子家。三层楼房代替了原来的两间小平房。那些故事也不会有人知道,十年,二十年后更不会有人还记得那里原先是住了一家人他们家的。

听说那个去替我父母说媳妇的那个伯伯,原本我外婆是不答应这门婚事的,也不是外婆不答应,是母亲还没想嫁人。等他走时,母亲在房子后面的地里弄菜,出于礼貌留叫他吃完晚饭再走,他就确实就留下来了,回去告诉我奶奶这门婚事成了。听母亲回忆起这件事时,也是哭笑不得,应该这是阴差阳错促就了这门婚事。说成了这门婚事,给了5000块的彩礼,父亲就去温州打工了,半年后回来就和母亲结了婚。据母亲说九几年,5000块,爷爷家那时候是有钱的,爷爷文化水平高,考了个教师被别人顶了去,就从了商。同村有个大学生读书没钱,爷爷借给了他一笔钱后来学业有成,当了教师,每每赶集上街都要去爷爷家和爷爷说说话。男人们在一起是没有那么多话说的,只是坐着抽抽烟,就算是一种无声的交流了。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不是爷爷从商发了财,估计他也为会他这四个儿子娶媳妇发了困。

说起从商发财这件事,奶奶到如今2023年了还会只要一提起这个事就对爷爷破口大骂。说是当年我们的父母都出门打工后,奶奶下乡来带我们几姊妹,留爷爷一个人在小镇上。没个女人管他,整夜去打麻将,输了几十万,要不然爷爷现在更有钱。边说还边庆幸当初在小镇上买了地基砌了她家那两层高的楼房。从奶奶的语气中,感觉到了她的恨之入骨。去年过年,奶奶的姐姐从乡下背鸡蛋上街来卖,被二叔遇见了。此后只要奶奶每次对爷爷开口破骂时,二叔就会笑着开玩笑的口吻说说“知足吧,要不是嫁给我爸,可能今天你也跟二姨妈一样天不亮就得背东西来街上卖。”说完便哈哈哈哈笑起来,往往这时候,奶奶貌似是真的发了怒,也会红着脸说“要不是因为你爸娶了我,能有今天?”是吗?要不是爷爷当初娶了奶奶,会有爷爷今天吗?爷爷的今天都是归功于奶奶吗?

后来在温州读书时,不知道为什么,四个儿子说起分家。打电话通知了爷爷,四人就开始抽签抓阄。爷爷因为在小镇上有一套房子,所以抓阄的规矩就是,四个儿子两家分在镇上,两家分在乡下。分在镇上的两家需要给在乡下的两家补贴两万块钱。分在乡下的两家再平均分乡下归属于树木土地。那时候,十多二十年年前,住在小镇上是一件多么风光的事情啊。那里有车站,那里有超市,那里有早餐店,那里有理发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里有每七天就会赶的大集。住在乡下的人们是没有交通工具的,只是走路去赶集,近的一个钟头,远的两三个钟头不止,在那样一个年代,去哪里都是靠走的。似乎只要是腰底下有一双健全的双腿,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我还记得每到过完年后,初一就开始上坟,有的坟远了,也是得走路,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早上早早地出发,晚上天黑才到家。小时候我以为那些偏远地区是不实行过清明节的,这是大城市的专利,也是为大城市专门发明的词。后来才明白,为什么我们那边的人会选择在年后上坟,而不是在清明节。因为外出打工的人多,清明节时大家都不在家,只有像过年这种大日子才能把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只有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才能干上坟这件大事。

父亲兄弟四个抓了阄,我家和三叔家抓到了乡下,二叔家和小叔家抓到了街上。自从分了家,都没回过家过年,直到我小学六年级父母在镇上买了地基砌了房子,买了车,我们才第一次回家过年,第一次回自己家过年。等我被父母接去温州红,等乡下的屋子没人住后,没过几年,三叔家把乡下的老房子归属他的那一份打掉重新砌了一个两层楼的房子,还买了车,我们全家的第一辆小轿车。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离我的老家渐渐远了。三叔家不仅打掉的是老房子的地基,还是我那个无法忘却痛苦而又幸福的四年童年。

在我家搬去镇上之后,我发现我离我的老家更远了。这几年当老家有人摆酒席时,我们去吃酒,我发现我们之间有了隔阂,我说不清楚是有什么隔阂。就好像当初在土地干活和我聊天的不是他们,打猪草时偶遇的不是他们,就连小时候我吃酒席时喜欢用报纸包鱼头时打趣我的不是他们。突然间,所有人都变得客气礼貌起来,突然间所有人都关心你的现况如何。

“这不是老六家姑娘嘛,怎么都长这么大了?我还记得还是个娃娃”

小说《西园旧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